各有關單位:
當前,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興起,先進制造業重新成為全球經濟競爭的制高點。中國已是世界制造業第一大國,但與世界制造強國的差距仍然明顯。2015年國家先后發布《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行動計劃指導意見》,明確未來十年主導大力推動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深度融合,并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加快制造業轉型升級、向中高端邁進。
面對新趨勢,中國制造業智能轉型是必然選擇。在連續舉辦三屆“先進制造業大會”的基礎上,“2016(第四屆)先進制造業大會”將于2016年5月25-27日在上海再次隆重召開,以“緊抓中國制造2025機遇,推動制造業智能轉型”為主題,同期舉辦“先進制造業展覽會”,設置“未來汽車技術”、“航空智能制造”、“兩化深度融合”、“服務型制造”、“醫療器械與云技術”等主題論壇。本屆大會將秉承國際性、專業性、多領域的風格,匯聚政府部門、行業協會、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及相關專業人士的智慧,探討“中國制造2025”與“互聯網+制造”、“德日美先進制造業進展與經驗借鑒”、“中小制造企業智能轉型實踐分享”等熱點話題。請有關單位機構和個人積極參加,共同為中國從制造大國走向制造強國出謀劃策。
一、大會概況
時間:2016年5月25-27日
地點:中國•上海
規模:800人
主題:緊抓中國制造2025機遇,推動制造業智能轉型
同期活動:2016(第四屆)先進制造業展覽會
二、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先進制造業》全媒體
指導單位: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
承辦單位:上海聞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協辦單位:中國機電一體化技術應用協會
中國機械制造工藝協會
德國中小企業聯合總會
上海智能制造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支持單位:日本先進機床發展協會
中國計量測試學會
三、重要嘉賓
大會主席:柳百成院士
專家顧問:
朱森第教授 盧秉恒院士 譚建榮院士 丁文江院士
吳 澄院士 郭孔輝院士 王天然院士 曹春曉院士
李 杰教授 王成燾教授 陳 明教授 Kazuo Mori
(排名不分先后)
特邀單位:
工信部、科技部、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
各地經信委、各裝備制造園區;
機械科學研究總院、各相關設計研究院;
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
上汽通用、上汽大眾、一汽集團、北汽福田、東風汽車、上海通用、長安汽車、吉利汽車、奇瑞汽車、廣汽本田等;
中航工業、中國商飛、沈陽飛機集團公司、西安飛機集團公司等;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國家電網、東方電氣、上海電氣、中國石化等;
西門子、SAP、IBM、通用電氣、ABB、歐姆龍等。
四、日程安排

五、議題&嘉賓(擬)
5月26日 主論壇(智能制造)
議題
《智能制造與“中國制造2025”試點成功經驗探討》
《我國工業強基專項重點發展與國外發展思路借鑒》
《CPS技術發展應用與美國先進制造伙伴計劃推進》
《德國智能生產與智能制造的工程化探索最新匯報》
《日本下一代制造技術發展思路最新進展》
《英國超精密制造技術最新發展與航空智能制造應用》
《德國工業機器人技術發展與產業化發展探討:成功與挑戰》
《新加坡未來制造技術發展思路最新匯報》
《物聯網技術與下一步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制造業2025規劃下計量測試關鍵技術的突破與發展》
《基于4.0的工業設計與企業協同創新的模式與實踐探索》
《新材料自主研發與3D打印技術應用縱深發展》
《智能工廠基本研究與推動我國航空制造行業高效發展》
《地區產業集群發展與下一階段品牌競爭研究》
《圓桌討論:智能轉型的模式與方式探討——你適合“互聯網+”還是“+互聯網”《未來汽車技術發展推動未來制造模式變革》
《構建智能制造生態圈的協同供應鏈創新與發展》
《互聯網+金融模式與制造業服務化轉型探討》
《中小企業制造企業智能轉型實踐分享》
嘉賓
朱森第,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顧問、原機械工業部總工程師
柳百成,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機械工程系教授
林忠欽,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常務副校長
褚君浩,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李杰,美國西西那提大學教授、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智能維護系統產學合作中心主任
Rainer Stark,弗勞恩霍夫研究所虛擬工程中心主任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
Paul Shore,克蘭菲爾德精密工程研究所負責人
Tan Sze Wee,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執行主任
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
李瑞成, SAP 高級副總裁,SAP 中國研究院院長
Daniel L. Cadet, 阿爾斯通運輸股份有限公司外部事務副總裁
王建國, 博世軟件創新中國區總經理
周美芳,3Dsystem大中華區總裁
上汽集團副總
劉軍,中航動力首席信息官
李立忠,奇瑞 汽車副總經理
曲道奎,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馬愛文,中國計量測試學會秘書長
中國航空學會領導
Seeram Ramakrishna,新加坡國立大學副校長(研究戰略),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美國機械工程學會、美國材料信息學會、美國科學促進會、美國醫學與工程學院委員
5月27日 兩化深度融合專題論壇
《最新政策解讀分析兩化深度融合的下一步發展》
《復雜供應鏈協同管理(云ERP)助力制造業轉型》
《云計算技術助力中國智造試點企業轉型升級探索》
《向質量效益轉變的新常態下的工業設計發展展望》
《智能制造的質量控制技術發展與管理新模式》
《下一代智慧無人工廠創新與發展》
《基于工業4.0的關鍵數字化設備技術創新與發展趨勢》
《應用融合--企業信息化未來之路》
《數字化車間環境下MES助力企業兩化深度融合》
《數字信息技術(以CAD/CAE/CAM/CAPP/PLM為代表)助力制造企業產品創新》
《探索未來產業生態形成的“工業互聯網”升級》
《機器設備通信聯網及智能解決方案》
《兩化深度融合下的大數據技術應用研究》
《大規模定制生產模式及未來制造企業模式改革案例分享》
《全球視野下的工業4.0和中國制造2025》
《互聯網+時代下的傳統制造業轉型經驗分享——信息化電商平臺的融入》
《CIO圓桌討論:企業適合不同層級的信息化轉型/兩化融合改革探
嘉賓
王建偉,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司產業處處長
中國首席信息官聯盟領導
米凱,SAP中國研究院研發總監
張敬,阿里巴巴云計算公司云計算業務總監
曹月志,濰柴動力管理與信息化部部長
黃瑞南,研華工業自動化事業群副總經理
張林東,中國兵器工業集團信息中心副主任、高級工程師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李金柱,紅領集團常務副總裁
夏妍娜,全球智能制造產業聯盟(硅谷)秘書長
美國國家儀器市場部負責人
5月27日 航空先進制造專題論壇
《面向航空航天的智能制造》
《國外航空智能工廠基本研究》
《工業互聯網概念推動下的我國航空行業發展》
《工業互聯網與智能制造》
《先進飛機設計理念與新技術探討》
《航空信息化經驗分享》
《CAD等信息化軟件技術在智能航空領域新應用》
《自主研發智能制造高端裝備最新發展趨勢分析》
《以金屬合金為代表的航空輕量化材料在制造領域的管理技術發展》
《3D打印技術的發展與攻克量產瓶頸的探討》
《3D打印在無人機微小飛機中的應用》
《中國制造2025發展中發動機關鍵技術突破探討》
《航空復合材料的最新進展及應用案例分析》
《超精密制造技術推動航空零部件加工技術應用》
《客改貨項目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中國科技高速發展和人才》
《現代無人飛行器自主控制技術的應用研究進展》
《圓桌討論1:如何有效推進資本層面的“民參軍”落地?》
《圓桌討論2:如何讓航空航天制造走上智慧化發展道路?》
嘉賓
王華明,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激光增材制造領域專家
沈海軍,同濟大學航空與力學學院教授,同濟大學飛行器研究所所長
沈士團,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前校長、北京航空航天學會理事長
楊海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總工程師
王鵬,通用電氣(中國)研究開發中心有限公司GE航空工程部中國區總經理
雷毅,北京數碼大方科技股份公司董事長兼總裁、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北京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協會副會長
鄭曉玲,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副總師
王文杰,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信息化主任
王建華,上海飛機制造有限公司副總工藝師
李輔安,西安航天復合材料研究所科技委研究員、副總工藝師
王鵬,通用電器(中國)研究開發中心有限公司GE航空工程部中國區總經理
黃爭鳴,同濟大學航空航天與力學學院教授
空客中國區負責人
5月27日 航空先進制造專題論壇
《未來汽車技術四大發展趨勢》
《互聯網造車“大潮”中的機遇與挑戰》
《無人駕駛汽車的技術與法律探討》
《3D打印與未來汽車CAD技術發展趨勢》
《智能汽車技術從高端走向普及》
《汽車電子技術未來發展趨勢》
《未來汽車傳感器技術發展趨勢》
《面向未來汽車應用的高可靠性創新半導體方案》
《“互聯網+新能源”汽車行業新常態》
《未來新能源汽車技術發展趨勢分析》
《未來汽車安全新技術》
《汽車安全操作系統助力汽車智能化發展》
《360度汽車全景成像系統》
《未來智能車載技術七大猜想》
《圓桌討論1:汽車2.0時代的猜想,電動、智能、互聯?》
《圓桌討論2:電動、混動、汽油車未來將三分天下?》
嘉賓
凌天鈞,漢能集團汽車事業部常務副總裁、原原上汽集團前瞻技術研究部總工程師
倪凱,樂視超級汽車(中國)智能駕駛副總裁、原中國百度公司無人車團隊負責人
瑞文•馬策,德國寶馬中國服務有限公司副總裁
秦力洪,上海蔚來汽車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總經理
沈海寅, 智車優行科技(北京)有限公司CEO、聯合創始人
蔡明,阿里上汽互聯網汽車合資公司首席產品官
榮輝,北京汽車研究院總裁助理
趙福全,清華大學汽車產業與技術戰略研究院院長
丁少華,吉利控股集團CIO,吉利易云公司總經理
周舟,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宋廷瑞,歐洲汽車輕量化聯盟理事、浙江精功集團碳纖維產業顧問
一汽通用
金忠孝,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戰略和系統支持部汽車技術管理負責人
5月27日 服務型制造專題論壇
最新政策解讀與我國服務型制造發展
全球領先的服務型制造的現狀分析與可借鑒經驗分享
從模式創新到制造業服務型轉型、業態轉型的深入探討
服務型制造帶來的企業集成性解決方案創新研究與展望
服務型轉型的關鍵技術與創新服務融合促進產業高附加值實現
智能制造全流程的工業再設計探討
構建智能制造生態圈的協同供應鏈創新與發展
中國制造2025試點研究:智能物流與超級互聯工廠
大數據與云計算助力智能物流創
服務型制造產業園區涉及的集群建設:機遇與經驗分享
促進服務型制造轉型的最新技術發展與創新
基于新技術創新的設備管理助力企業生產經營服務型轉型
打造“互聯網+制造業+金融”服務體系
《圓桌討論國內服務型制造轉型帶來的經驗與借鑒》
嘉賓
明新國,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惠明,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咨詢服務與專家工作部副主任
Andy Neely,劍橋制造聯盟創始主任,英國皇家工程學會復雜服務系統教授
延建林,中國工程院咨詢服務中心處長
姜奇平,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書長
陳明,同濟大學中德工程學院副院長,工業4.0-智能工廠實驗室主任
趙先德,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運營及供應鏈管理學教授,中歐供應鏈及服務創新研究中心主任
一汽大眾
王新生,西門子(中國)研究院流程與運營管理咨詢總監,西門子運作體系東北區協調員
GE中國
劉仲文,SAP智能制造研發總監
朱世明,菲尼克斯戰略合作經理
六.特色活動
參觀考察:同濟大學中德工程學院工業4.0智能工廠實驗室
組織行業內對于國內首家4.0實驗室進行深入實際的參觀與考察,其中包含實驗室與500強以及2025試點企業合作的前沿成果與實踐,對于正在探索兩化深度融合、工業4.0發展、智能制造轉型升級的各類企業可以帶來巨大且又具有真實意義的啟示,參觀內容如下:
工業4.0-智能工廠實驗室
3D打印實驗室
Siemens先進制造技術實驗室
Festo- MPS實驗室
IBM云計算實驗室
*參觀限額50名,報名且付費者,先到先得。
七、參會對象
按觀眾范圍分類:政府職能部門、行業協會、學會、聯盟、各地商會等;高校及科研院所;工業4.0與中國制造2025試點企業、500強、央企國企制造企業;金融、咨詢、檢測、認證等產業服務機構;中外主流和專業媒體等。
按行業分類:機械制造、汽車制造、航空制造、國防軍工制造、新能源裝備制造、機器人技術、高端醫療裝備、3D與增材制造、高端智能裝備制造(數控機床等)、模具制造、零部件制造、精密與超精密技術、信息化軟件技術(含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化硬件制造(工控等)、物聯網技術、物流與供應鏈管理、互聯網企業與產業平臺、金融機構、產業園區等。
八、聯系方式
聯系人:田媛 電話:010-88301012
郵箱:cammt_bjb@163.com
中國機械制造工藝協會
2016年4月18日